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政策法规
国务院部署加快海绵城市建设,利好管材企业



【信息时间:2015/10/16  阅读次数:【我要打印】【关闭】

 

 
日期:2015-10-08 11:13:40 来源: 长江证券
  李克强今日主持国常会,部署加快雨水蓄排顺畅合理利用的海绵城市建设。
  事件评论
  城市内涝频繁,环境承载力下降,亟待改变。城市化改变了区域原来的水文特征,加之气候变化、不合理的水利工程、排水管网配套的落后等因素,城市应对恶劣的强降雨天气能力被削弱了。研究表明,在自然生态中80%雨水能渗透至地下,20%径流流走,而城市不合理的开发方式带来的地面硬化,却使得只有20%雨水能渗透至地下,80%径流溜走。因此,当雨洪来临,内涝开始频繁发生,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,也影响了居民的出行。海绵城市,主要是通过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、恢复和修复、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实现低影响开发的途径,实现雨水自然积存、渗透和净化,最终达到城市排水防涝安全、雨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。
  海绵城市是系统工程,建设带动雨污管网发展。为达到在下雨时实现吸水、蓄水、渗水、净水,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加以利用的目的,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实践:1、城市水系规划;2、绿地系统规划;3、排水防涝规划;4、道路交通规划。建设投资约为每平方公里1亿到1.5亿。排水防涝作为最后一道屏障,主要是在各类低影响开发技术(凹式绿地、人工湿地、可渗透路面、透水性广场)施行后还出现溢流的情况下,对雨水进行收集、传输和排放,这需要地方政府在建设过程中对市政管网加以分析和优化。以海绵城市试点厦门为例,政府计划15年城镇雨水管网新建50公里,改造50公里;城镇污水管网新建60公里,雨污分流或截污管改造70公里。
  政策群策任重前行,建材板块管材受益。13年雨洪天气频发,国务院办公厅提出5年实现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,目前看进度仍显缓慢。海绵城市主要理念是还原城市原来的水文特征,排水系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。会议提出在城市新区、各类园区、成片开发区全面推动建设海绵城市的决议,显示高层对新城镇化高层次基建推行的决心。我们认为以往管网建设缓慢原因主要是政绩+资金,前者基石松动,后者配以财政资金、PPP模式的落地,也将悄然变化。海绵城市同管廊类似,也推行试点城市财政补助,我们认为,以点带面的作用将改变其他地方政府的建设心态。从此角度看,管网建设拐点正加速来临。